假如你做过心脏方面的体格检查想必对心电图都不陌生,图上记载了一大堆起伏的波形,可能会写出“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早搏”等提示语,那么这种心电图是否能说明你的心脏活动正常呢?
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1.体内电解质异常、内分泌失调、甲亢、新陈代谢有问题。
2.情绪突然激动,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导致心律不齐。
3.与冠状动脉疾病相似。由于先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肌损害,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异常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症状。
4.过劳或进行过大的运动后可导致心律不齐,休息一段时间后,可好转。
5.遗传心律不齐,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离子通道病,影响正常离子流活动。
6.药物治疗,部分药物可导致心律不齐。
7.咖啡.烟.酒精,当咖啡因和尼古丁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引起心律不齐。
8、颈椎胸椎病变比较重,如果压迫刺激相应的神经,就会出现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怎么调理:
1.早搏,有时会感到胸前出现阵跳现象,当压力过大、运动过多等情况下会导致。
2.心动过速(除因因素引起的心脏运动)
3.心动过缓。
4.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率不齐形式的房颤,可导致心房内血液淤积和凝结。
5.室颤发生时,发生室颤的危险非常大,因为体内的血液几乎处于停止状态。
所以,怎样防止心律不齐?
1.关注情绪,避免大的波动。
2.改变饮食习惯,少喝咖啡,戒酒,少喝浓茶,少吃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物。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锻炼,注意季节的变化。
4.环境问题。
心率不齐者宜食
1.应提供富含VitB.VitC和钙.磷丰富的食物,以保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时防止大便干燥。
2.多吃香蕉.红薯.芹菜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
心率失常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脂.肌肉.蛋黄.蟹.鱼等。
2.专家提醒,心律不齐的病人应该少吃多餐,避免吃太饱,尤其是吃太饱后,更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下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
3.限制蛋白质的供应,一般为每天1~1公斤体重。摄入5克,如果出现心衰和血压高,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一克以内。
4.限制食用盐和水。特别是水肿病人,更要严格控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在饮食中加入盐或酱油。
5.控制卡路里供应是心脏节律不齐时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医生介绍,病人每天体重一般为25~35卡,如果超重,肥胖者可以按最低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