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指人的空间定位能力发生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发病时表现为视物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那么,眩晕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周围性眩晕
(1)梅尼埃病:因内耳内膜迷路积水,影响到位置感觉和平衡功能,所以出现眩晕,并伴有听力功能的减退。
(2)药物中毒:多为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其同类药物中毒导致,损伤了前庭和耳蜗,导致出现漂浮感的眩晕。
(3)晕动病: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但主要是乘船、乘车等影响到前庭功能,而人体平衡是由前庭、视觉和本身感受系统来共同维持的,当前庭受影响后,则会出现眩晕。
(4)耳石症: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耳内的耳石脱落,随内耳里的内淋巴液流动,在人体头位变化时,流动不定的耳石刺激到前庭的细胞,则会影响前庭功能,导致眩晕。
中枢性眩晕
(1)脑血管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小脑出血等都会导致人体小脑或脑干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出现眩晕。
(2)脑部肿瘤:脑干、小脑或第四脑室的肿瘤等均会影响到小脑或脑干的平衡中枢,从而导致眩晕。
(3)癫痫:患者大脑出现异常放电可能会导致眩晕,且癫痫发作时大脑多会有一过性的缺血、缺氧,患者也会出现眩晕。
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
(1)心血管疾病:低血压、高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等均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
(2)血液疾病:贫血、出血等。
(3)神经官能症:患者如焦虑、恐慌、抑郁严重时可出现眩晕
突发的眩晕也有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如果出现了肢体活动障碍、无法睁眼、言语混乱或剧烈的头痛等,这可能就预示着卒中、动脉瘤或栓塞等严重问题,及时拨打120,可以救命的。
(4)眼源性:眼肌麻痹由炎症所致者,若不及时治疗,可损伤脑神经,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屈光不正不及时矫正,导致患者视疲劳时,可出现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