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3个治疗方式

2024-04-21 08:33:53

扫码在手机中查看

    缺血性脑血管临床上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血,卒中,腔隙性脑梗,都可以称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该病的诱发因素包括血糖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管官腔狭窄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病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但不同的病因都可能涉及到三个基本的病理过程: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所有影响到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ICVD的病因。主要疾病有:①高血压动脉硬化;②动脉粥样硬化;③动脉炎;④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⑤血管痉挛;⑥其他:血管异常(动-静脉畸形、大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病、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心脏疾病(瓣膜病、心内膜炎、心脏黏液瘤)、血液系统疾病(恶性淋巴瘤血管性病变、红细胞增多症)等均可导致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哪3种方法可以控制缺血性脑血管病呢?

 ​1、缺血性脑血管病能治疗好吗?

缺血性脑血管病能否治好,主要与血管堵塞的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动脉狭窄程度较轻,临床表现为一过性的脑血管痉挛,并伴有头晕,头痛的症状,发现后经过早期积极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如果是急性的脑血管闭塞,并且堵塞程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还伴有神经功能的障碍,这种情况是不能完全治好的,只能降低危害,逐步恢复神经功能。

2、 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治疗3个方式

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可以通过溶栓治疗,药物治疗,扩容治疗三种方法控制该病。

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溶栓的时间窗很短,一般在发病早期3小时以内治疗效果最佳。治疗方法是采用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或者是动脉导激酶溶栓。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最多的药物,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于心源性栓子脱落造成的,可以选择抗凝治疗,常用低分子肝素以及法华林。

扩容治疗:一般应用在低灌注性脑缺血的急性期,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白蛋白以及冻干血浆等。

温馨提示:在急性发作期很危险,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日常控制饮食低盐低脂,原发病需要引起重视。 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预防疾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上一篇:快速降血压的方法

下一篇:老年人怎么预防心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3个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