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腔梗,意味着脑血管开始有病变,离脑梗还有多远?

2024-03-14 13:14:37

扫码在手机中查看

             随着医疗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会每天进行体检,但是在体检报告上最常见的就是“腔隙性梗死”、“腔隙性缺血灶”。很多中老年人一看到这些字眼,就感觉自己得脑梗了,脑梗死三个字,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自己的身上。
其实主要是不了解导致的,下面跟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脑梗和腔隙性梗死。

          “腔梗”是不是“脑梗”?有什么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而腔梗(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的是在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大脑中有微小的“腔隙”,就如同脑梗塞造成脑细胞死亡之后留下的空洞一样,所以被称之为腔隙性脑梗塞。如果把脑部的血管看作为水管管道,那么,腔梗就是一些很细小的管道发生了堵塞,但是因为其他粗的管道能够保证水源充足,所以对于脑组织(也就是土地)的灌溉,并没有受到影响。

          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有一部分很相似,有一部分有很大的不同。腔梗病灶非常小,而且发病区域不在功能区域,所以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如果不去做头部的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可能一辈子都发现不了。但是也可以出现类似于脑梗死的症状,比如面瘫,失语,吞咽困难等,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偏瘫以及半身不遂。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遗症。而脑梗死患者则基本上都会有症状出现,比如说失语,半身不遂,头晕头痛等,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死亡。脑梗死的危害更大,脑梗死在急性期可以达到5%到15%的死亡率,而致残率更是高达50%。

         相同之处,那就是导致发病的高危因素相同,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吸烟等都是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现在社会老龄化,80岁也不稀奇,这样的老人在医院做一个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发现有腔梗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这些小小的梗死灶是你身体的一个警钟,告诉你应该对你的体质、生活饮食状态引起重视了。

         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腔梗慢慢变成了多发腔梗,脑细胞的量就会慢慢减少,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记忆力、计算能力、言语能力慢慢下降,甚至出现血管性痴呆。所以,遇到腔梗不要惊慌,但也要重视它,把它当作动脉粥硬化来治疗,预防进展成脑梗。

上一篇:过了50岁,如何才能预防脑梗死?

下一篇:一旦发现有腔梗或小缺血灶,要做到4件事!

体检发现腔梗,意味着脑血管开始有病变,离脑梗还有多远?